呓语录·制茶

呓语录·制茶

2016, Sep 26    
当天幕还只是在边角泛出微微辉光的时候,胡采英便已开始凝身于山间采茶了。待他把那副与自身年龄相差悬殊的老花镜往鼻翼上一推,整个世界仿佛就只剩下他眼前的那一抹绿。哦,当然,也许未必总会是一抹绿。

打个赌,你们谁都没有看到过他采茶的模样:不用掐也不用捻,只是凝神定格在那里闭眸若沉思。真是奇怪,他还带着眼镜呐!

而这个时候,山谷也在逐渐醒来。轻微的风划过淡淡的晨雾,在沁凉而清冽的空气中悄悄搅起波澜。露珠停在叶面上吸收着荡漾在山雾中的小水珠,一不当心,便连带怀揣在心中的小小晨光,跌碎在山林间,把细细的微光洒得一天世界。

潜伏在这样的光景中,胡采英维系着他的神态,在听着,在嗅着,在感知着。他感知这每一天如是重复的循环中种下的因和收获的果,每一个细微的起承转合,然后,到最后,他眼前的那抹绿,从黑夜中苏醒后抽动了第一下枝芽。
于是,他舒展开眉头、睁开眼,慢慢地直起身,微笑地向这翡翠的身影道声谢谢——
当日的茶,便这样采好了。

紧接着,便是趁着新鲜,赶回去制茶。

来到胡采英的作坊,你会惊诧于这里微缩般乌瓦木梁结构的引水系统。
每次制茶开始,他都要做一个深呼吸,深深回溯一遍清晨采茶时的记忆。

开始下手了,他便从各种颜色的瓷罐中取出茶料,把它们铺陈在木质天沟的各个檐角,或是在引水雨链的各个樽中。他搜索着回忆,努力还原感知中纠缠在一起的那些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角色和比例。他起初眉头深锁,手在空气中比划着,直到最后,拇指和食指果断一拈,便算是掂量好了剂量,随即摩挲着指头撒下去若干香气各异的茶料。

准备工作过后,他另选一些茶料握在手中,细细揣摩后选定一个入口,便开始自天沟注水。接下来才是最具挑战的环节,他要在水流被引入各个雨水斗形成稳定漩涡之前调整好每个水斗的出水量并投入相应的茶料,而这需要快速搜索记忆并估算对应的溶解速率。每当这个时候,他必须快速轮换在这些个间隔若干步的水斗间整流和加料。

这几道工序过后,来自雨链和自水斗流经空竹的水都汇聚于放置在地面的水缸中。
于是,当天的茶水便配置好了。

最后的最后,便是保温和储藏。

我在胡采英家做学徒的时候,做的最多的无非是这两样工作。

胡采英对我说,每天,他从清晨采茶的记忆中,感知茶料、水流的角色,并在引水流动、茶料溶解、稀释与混合的过程中,刻画整个山谷醒来的光景。那一抹自一夜沉睡后苏醒、抽动了第一下枝芽的绿所感受到的,便是他想要赋予在这茶水中的味道。

采英茶铺的茶,一万个人品,有千万种味道,但最后一味却殊途同归——那是褪去一切疲惫和忧愁的苏醒的味道。而每一天,这种味道都有所不同。

PS: 胡采英从来不乱采花。

2016年9月26日 于K大许爱周科学馆